自4月初,由徐房集团所属上海徐房物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马俊杰带队,集结上海徐房绿化有限公司张淮豫和上海徐房房屋维急修中心张麒、刘文峰、周井华等4人先后奔赴石龙路方舱医院指挥部运行保障组开展志愿服务,他们持续奋战42个日夜,默默为方舱的有序运行保驾护航。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支团队在抗疫前线的故事吧!
在这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期里,徐房物业党支部书记马俊杰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马”。他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所在单位的党支部书记,丰富的人生经历、多岗位的历练铸就了他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的品格。在他的带领下,由徐房志愿者和其他单位志愿者组成的7人工作团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团结奋进、担当实干、勇于拼搏、纪律严明,全力做好石龙路方舱医院的“大保障”工作。
方舱医院指挥部运行保障组成员
战斗保供的运输班
“物资是作战的粮草,是打胜仗的关 键,倒也要倒在岗位上!”这是这支团队在开舱前立下的军令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方舱运行初期,为满舱1548名病患、近500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生活物资保障任务,对于这支7人的工作团队而言,着实是一大挑战。“后面还有两车,兄弟们加把劲啊!”老马经常是一边挥汗如雨,一边鼓励着团队。
争分夺秒完成物资装卸、运输任务
任务面前,他们总是冲锋在前,面对一车一车接连而至的物资,甚至没有喘口气、喝口水的功夫,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饮用水、防护服、消毒液……当卸完最后一车,已是深夜。第二天,顾不上休整恢复,这支队伍又投入到了新的战斗。除了老马,来自维急修中心的张麒和徐房绿化的张淮豫也是退伍“老兵”,长期的艰苦训练不可避免留下了一些身体伤病,但是重任当前,他们坚持“分工不分家”,有任务一起上、有困难一起扛,始终以战斗的姿态坚守“前哨”。
这就是老马的工作团队,他们坚持“平时即战时、开始即决战”的工作纪律,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为石龙路方舱医院平稳有序的运行提供保障,勠力同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在他们身上充分彰显。
清理残余纸箱、废料垃圾
应急抢险的突击队
“红区窨井下水泵电缆破皮了,泡水后可能有短路的风险”舱内第一时间反馈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若发生短路,将会影响舱内1500余人的正常生活,洗漱、如厕等基本生活都将无法解决。老马结合市、区发布的夜间暴雨预警通知,迅速研判,组织团队立即响应,制定方案。在维急修中心张麒的带领下就地取材、运送设备物料遥控指挥,与因感染入舱的维修工同事一起完成应急处置,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奋战,红绿两区联动、方舱内外协作,共同排除了这一险情。
内外联动,与舱内志愿者联合完成维修排险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预计本市25日将再次经历大到暴雨过程……”。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接到上级的通知后,指挥部立即部署紧急应对工作,“老马”团队也第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在做好保供任务的同时,与消防应急组共同组成应急小队,对物资仓库、临时建筑等重点区域反复开展安全巡查,对水、电、气等重点部位逐一进行隐患排查,不放过一处漏洞,不留下一处死角,将各处安全隐患逐一消除。
在一次次风雨中,他们经常彻夜不眠、逆行而上、尽忠职守、不畏困难,守护方舱经受住了一次次极端天气的考验,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工作作风在他们身上充分展现。
服务保障的贴心人
面对每天大量的物资和众多舱内病患,如何理清头绪,精准及时地对接每一个人的需求,“老马”团队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来自徐房绿化的张淮豫是特殊群体和孩子们眼中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张淮豫身上严谨、细致的特点也在此次志愿工作中得到了体现。他除了做好将患者的必要生活物资分装并整理成套、分发患者的一日三餐等工作,确保患者每天能按时吃上热饭热菜,还针对糖尿病、10岁以下儿童、少数民族等特殊病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照顾。每当舱内有孩子哭闹时,他都会第一时间把儿童餐具和乐高等小玩具点对点通过医护人员配送到床位,及时安抚孩子哭闹的情绪,俨然成了孩子心中的“哆啦A梦”。
张淮豫为糖尿病病患准备餐食
在服务保障上,运行保障组还担起了方舱指挥部的“全能王”角色。
来自维急修中心的刘文峰和周井华,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团队一起查找水电隐患,积极开展维修工作。指挥部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他们不怕脏、不怕臭,客串修理工清淤疏通;水压小,四楼水管不出水,他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指导上水公司重新排管。
在气温升高导致舱区附近垃圾腐烂、气味刺鼻、污染环境时,运行保障组毫不犹豫化身特种环卫工和消杀战士对垃圾进行清理和环境消杀;在半污染区医护楼台阶影响物资进出时,运行保障组全体人员和消防官兵一起化身“大白施工队”,成功实施缓坡改造……作为方舱医院的“保障尖兵”,他们是义无反顾的勇士,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是足智多谋的“多面手”,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他们总能想方设法及时化解,在工作中不断解锁新的“工种技能”。
“老马”团队化身“大白施工队”,实施缓坡改造
“我们是来自徐房集团的技术工,所以简单的施工、维修、杂活我们都能干。”老马鼓励着大家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紧密团结、群策群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就没有挑不动的担子。”他以身作则、凝聚力量,带领着这支7人队伍,一边亲身示范共同战斗,一边加油打气做好心理疏导,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不屈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一心扛起了整个方舱的后勤保障任务。忠诚担当、服务为民的信念情怀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
坚定的信念、硬扎的作风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徐房人的精神,也是“老马”团队能够克服种种困难,顽强坚守的秘诀。他用带兵打仗的思路管理团队,身先士卒、严管厚爱、鼓舞士气,带领团队全力配合协助舱内医护人员一起做好来自全市16个区的3054名病患的保障工作,时刻以饱满的战斗状态,赢得了山东援沪医疗队和方舱患者的充分肯定。
5月16日,运行了四十余天后,石龙路方舱医院正式休舱。战疫的成果来之不易,徐房志愿者将继续勠力同心,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